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感受:
- 每天下班,总觉得疲惫不堪,什么都不想干,就想瘫着不动;
- 明明每天都坐在办公室里,也没干什么,但就是觉得身心俱疲;
- 经常觉得脑子像生了锈一样,转不动,遇到很多问题都不愿意去想;
- 周末了,终于有时间学习了,但还是觉得很累,常常睡一觉、看会剧,不知不觉就过去了……
很多人也许会把它们归咎于生活压力大、工作压力大……但「压力大」只是一个现象,并不是原因。我们要思考的是:这种「疲惫感」是如何造成的?以及,如果暂时没有办法彻底改变生活方式,我们可以做些什么,来改善这种情况?
每一天,我们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决策,小到穿什么衣服出门,吃什么早餐,做点什么来消磨时间,大到这个报告怎么写,确定什么选题……诸如此类,不一而足。另一方面,一个决策完成后,实际上不会全部从大脑中释放出来 —— 可能还会有一点点残留,比如「这个决策对吗」「我是不是选错了」,诸如此类。这就导致了:在一天里面,你做的决策越多,就越容易让大脑后台「超负荷」,从而陷入疲劳和烦躁之中。如何应对决策疲劳呢?一个思维方式是:简化自己需要做出的决策。我会尽可能保护自己宝贵的脑力,对于一些不重要的、细微的决策,尽量让它们「不过脑子」。要么,设计一套规则直接套用;要么,随便选一个,不要在上面耗费太多的时间精力。举个例子:「基金下跌某个点,就买入一定的比例」就是一个简单的规则。通过行动获得反馈,不断微调、优化这个规则,就可以把决策交给规则,避免自己反反复复地思考、权衡。再比如:像吃什么、穿什么、如何消磨时间,这种细枝末节的事情,就更不用说了。要么随便选一个,要么让别人决定即可。不要浪费一分一毫的脑力。你的精力,应该留给那些真正重要的、需要审慎思考和权衡的问题上。生活中,很常见的一个情况是:我们每天总会有大量的任务,铺天盖地地压过来,让我们难以喘息。可能是一个大项目,可能是一个出差安排,可能是一项艰难的工作,可能是一个没接触过的新客户……尽管很多任务没法立刻着手去做,但它就是会在那里,一直吸引着你的注意力,让你不由自主地想着它。对于这种情况,我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呢?分解,写下来。1)把这些盘踞在脑海里的烦恼和事项写下来,把它们「腾出大脑」。2)对它们进行分解:我可以先做什么,再做什么;大概在什么时候做。3)准备行动时,只看第一步,不看其余的步骤。让自己「先做了再说」。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告诉大脑:它已经被我记住了,我可以轻松地搞定它,不用再忧虑了。大多数时候,我们的困扰都来源于什么呢?源于想太多。很多明明也许不会发生的事情,我们总是会去担忧;
很多明明并不复杂的问题,我们总是会去害怕、烦恼……也就是说:我们的恐惧,往往并非来源于对象本身,而是来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。所以,这个做法,可以破除我们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,让我们知道:它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,我只要先这样,再这样,就可以了。尽管每一步也许都并不那么容易,但没有关系 —— 每分解一次,你就使得它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一些,复杂度降低了一些。如果还是很庞大,再循环重复这三步,一步步把它分而治之,攻克掉。